您的位置:凯发k8国际-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资讯动态>>媒体关注

发布时间:2024-01-12 09:44来源:字号:    

随着60多年前密云水库修建工地上劳动号子般的歌谣再度铿锵,1月10日起,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在长安大戏院连演两场,唱响“一泓清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既有十姐妹身影又有火热年代缩影

  “穆桂英在这块大地上摆过战场,我们在这里修筑天堂;穆桂英为宋朝大破天门阵,我们为人民降伏老龙王。” 这段曾经传唱的歌谣,诉说的正是“密云十姐妹”的故事。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的创作设想来源于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60年前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乡亲们的回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密云水库作为华北地区第一大水库,从防洪防涝到变成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已成为无价之宝。《密云十姐妹》基于这一珍贵的建设工程背后的真实历史,通过艺术化创作将密云水库60余年的变迁,生动呈现在舞台上。

  当年,密云的乡亲们战天斗地,舍小家为国家,修筑了一座矗立在燕山之间的密云水库。在二十余万名水库修筑大军中,以王秀兰为代表的密云十姐妹,延伸至密云乡亲上下五代人前赴后继为水库建设、抗水治水、保水护水、继而守望“一盆清水”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谱写了一部当代史诗。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表示,密云水库是由无数踏浪而至的“弄潮儿”铸造,密云十姐妹的身影呈现其中,更像是一个火热年代的缩影。他们共同留下的,不只是今天的绿水青山,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写照。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聚焦密云水库建设和保护的现实题材,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代代人民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以小切口展示大时代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成就。

既要讲故事又为寻找中国人的精神源头

该剧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出品、北京演艺集团制作、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密云区委宣传部支持,此前已经过一年多的孵化创作,从选题论证到大纲创作进行了多方研讨。主创团队前往密云水库展览馆、水库白河主坝、溪翁庄镇尖岩村等地进行采风调研,并与密云水库建设、保护的相关同志开展深入座谈,举办剧本专家研讨会,为剧目成为精品提供强有力支撑。

如何将一个历史性的现实题材提炼为艺术作品?编剧王勇找到了一个破解创作瓶颈的结构与样式——由两位演员饰演一个主人公,将过去与现在交织,进而预示未来。该剧通过“十姐妹突击队”队长王秀兰的当代视角,回望1958年和1991年的往事,从筑水库到保水库,全景式地构建跨越六十多年的生动史诗。导演李杰表示,“我们不想仅仅讲述一个人人皆知的密云水库的故事,而是尝试通过人民治水、守水、护水的故事,寻找中国人自古至今不屈不挠、勇于抗争、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源头。”

既有传统四功五法又有时尚科技感

《密云十姐妹》以洪水暴发为故事开篇,当人们面对家园要被摧毁的现实,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以王秀兰为首的“十姐妹”主动报名投身修建水库一线,不仅要说服他人的质疑,还要学习掌握各种技术,为了“一盆清水”夜以继日工作。在密云水库的故事中,格外动人的还有当地人民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移民的奉献精神。当乡亲们齐聚村头告别故乡,歌声充满对故土的眷恋,众人纷纷跪拜祖先,令人动容。

全剧以传统戏曲语汇叠加现代语汇呈现在观众面前,既有传统戏四功五法的韵味和慷慨激昂的梆子声腔,又有现代戏时尚与科技感的舞台色彩。为了将河北梆子的剧种特点与故事完美融合,唱腔设计选择了乡土气息与美感并存的风格贯穿整体,根据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设计唱腔,凸显梆子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剧中反复出现的“穆桂英在这块大地上摆过战场,我们在这里修筑天堂”原本就是河北梆子的传统唱腔,剧中在此基础上创新曲牌。此外,音乐还加入了管弦乐队、多声部、大合唱等配置,增加了听觉的丰富性和情感的递进。

既有“梅花奖”得主领衔又有青年人传承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洪玲领衔主演主人公王秀兰,呈现其20多岁和50多岁的人生轨迹,她以细腻传神的表演、高亢激越的嗓音、沉稳娴熟的身段塑造了这位一生修建保护密云水库的代表人物。

除此之外,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艺术总监、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英会等艺术家携手剧团众多青年演员出演剧中角色,以贴近生活的现代戏展现河北梆子的剧种特色和悠长意蕴。

未来,该剧将以京津冀为中心辐射到全国各地演出。

网站地图